国际 动 态
1、何立峰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负责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2日晚在京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会长欧伦斯。何立峰表示,中美在经贸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双方应相向而行,共同维护好、落实好两国元首釜山会晤重要共识和成果,加强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为推动中美友好合作作出新的贡献。何立峰还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有关情况。美方表示,美中关系保持稳定十分重要,愿发挥好桥梁作用,推动深化美中交流合作。
2、欧盟中国商会:81%在欧中企认为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
随着欧盟监管环境不断收紧,超八成的在欧中企正感受到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展现出强大韧性。欧盟中国商会与全球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联合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显示,“不确定性”持续笼罩在欧中企,81%的受访企业认为欧盟当前营商环境“不确定性增高”。报告显示,受访中企普遍感受到商业环境泛政治化的趋势仍在延续。欧方密集出台的监管政策使企业陷入“合规迷宫”,因而迫切期待一个公平、透明且可预期的欧盟市场环境,以重建商业信心。
3、高市早苗称央行政策至关重要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货币政策对于建立强劲的经济和保持通胀稳定至关重要。尽管高市的表态暗示她期望日本央行配合政府的总体政策方向,但也显示她试图避免走得太远,并未明确表示日本央行应当重新考虑加息问题。她这种折中立场可能会支撑市场对在1月底前加息的广泛预期。
4、德国10月份通胀率为2.3% 高于欧元区目标值
德国联邦统计局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德国通胀率为2.3%,仍高于欧元区2%的目标值。数据显示,虽然能源价格有所下降,但是包括旅行和汽车维修在内的各项服务价格再次显著高于去年,涨幅达3.5%。其他价格大幅上涨的服务包括客运和社会机构提供的服务。医院等机构提供的服务价格也较上年显著上涨。
5、美国政府“开门”将是慢动作 重启时间或达一周以上
美国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即将结束,但要全面恢复正常运作可能还需数日,部分机构甚至得一周或更久。薪资系统需要更新以补发停摆期间的工资。停滞长达43天的拨款发放、贷款申请和客服积案也需尽快清理。延误的环保许可、工作场所检查及政府合同审批在各联邦机构中堆积如山。上述各项重启工作都要等到国会通过拨款法案并由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后才能开展。众议院最早可能于周三晚间通过参议院已批准的临时拨款法案,但许多政府机构可能要到周五或下周一才能开始恢复运转,具体取决于法案在国会的推进速度。
6、民调显示超七成英国选民对国家未来感到悲观
英国11日发布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6%的英国选民对国家未来感到悲观;约59%的人预计英国经济将恶化;48%的人预期家庭财务状况将恶化;53%的人预计今后一年生活水平下降;仅19%的人认为英国正朝“正确方向”发展。根据这项调查,生活成本高昂已成为英国选民最关切的问题。
7、加拿大央行10月会议纪要
加拿大央行官员在10月议息会议上讨论过是否推迟降息,以等待有关总理马克·卡尼预算案及美国贸易政策的更多细节。周三公布的会议纪要显示,决策者认为等到下一次会议还将获得更多有关劳动力市场疲软、投入成本压力以及基础通胀的信息。不过,加拿大央行最终决定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25%,并认为该水平处于预估的中性利率区间的“刺激性一侧”。
8、加拿大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当地时间12日,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宣布,加拿大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制裁名单包括13名个人和11个实体,其中包括参与俄罗斯无人机项目研发和部署的人员、为网络攻击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实体、多家俄罗斯液化天然气企业以及影子舰队的100艘船只。俄方对此暂无回应。
9、次级车贷违约率创历史新高 凸显美国经济疲弱
根据惠誉评级的数据,10月份次级汽车贷款借款人中逾期至少60天的比例升至6.65%,为1994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通胀压力持续且学生贷款账单恢复,数以百万计的车主正难以负担每月还款。在美联储考虑未来降息路径之际,这是美国经济走弱的最新迹象。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市场疲软,普通民众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预算压力。
10、国际能源署:全球约7.3亿人仍无法获电力供应
国际能源署12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说,全球约有7.3亿人仍无法获得电力供应,并且气候风险日益加剧。报告说,在能源可及性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全球尚未达标。但报告也指出,如果全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长期升温幅度仍有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报告还探讨了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在报告预设的情景中,电力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超整体能源使用量,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电力需求爆炸式增长主要集中在发达经济体和中国;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速最快,中国将维持其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地位;核能有望复苏,预计到2035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至少将增长三分之一;短期内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总体充足,但地缘政治风险仍存。国际能源署呼吁各国加快能源结构多元化,深化国际合作,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
11、IEA:全球油气需求可能持续增长至2050年
国际能源署(IEA)周三表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可能持续增长至2050年。这一预测背离了该机构先前对清洁能源快速转型的预期,并预示世界很可能无法实现气候目标。在周三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IEA根据现行各国政策情景预测,到本世纪中叶石油需求将达到每日1.13亿桶,较2024年消费水平增长约13%。该机构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90艾焦耳——较当前水平上升15%。
12、欧佩克: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130万桶/日
欧佩克: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测为130万桶/日。欧佩克表示,尽管欧佩克+达成了增产协议,但10月欧佩克+原油日均产量平均为4302万桶,较9月减少7.3万桶。欧佩克维持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不变,仍为每日138万桶。到2026年,全球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将平均达到每日4300万桶(较此前预测减少10万桶/日)。
13、欧佩克月报突现“拐点”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周三(11月12日)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全球供应增加,石油市场将在2026年出现小幅过剩。在此之前,欧佩克所有的预测都认为,石油市场会长时间保持供不应求的格局——因此,这一最新的“从短缺到过剩”的转向,令该报告具有极强的信号意义与市场震撼力。
14、野村: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暂停降息
野村证券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维持利率不变,并辩称,尽管美国政府停摆影响了官方数据的发布,但近期指标仍显示就业市场具有弹性。该行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新闻发布会上出人意料的强硬语气,强化了该行的观点,即美联储可能会在连续两次降息后暂停降息。暂停降息可能会重新引发对美联储的政治压力,预计特朗普总统将批评这一决定,声称这是在大选年到来之际对经济增长的过早限制。
15、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连续第二日创历史新高。人工智能交易延续了本月以来的波动格局,纳指收跌。华尔街预期创纪录的美国政府停摆可能即将结束。道指涨326.86点,涨幅为0.68%,报48254.82点;纳指跌61.84点,跌幅为0.26%,报23406.46点;标普500指数涨4.38点,涨幅为0.06%,报6850.99点。
16、美元指数12日上涨
美元指数12日上涨。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上涨0.05%,在汇市尾市收于99.495。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1586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1590美元;1英镑兑换1.3130美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3172美元。1美元兑换154.72日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54.09日元;1美元兑换0.7978瑞士法郎,低于前一交易日的0.8001瑞士法郎;1美元兑换1.3998加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4009加元;1美元兑换9.4493瑞典克朗,低于前一交易日的9.4514瑞典克朗。
17、国际油价11月12日下跌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当月连续合约结算价下跌2.55美元,收于每桶58.49美元,跌幅为4.18%;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当月连续合约下跌2.45美元,收于每桶62.71美元,跌幅为3.76%。
18、纽约期金涨超2.1%
周三纽约尾盘,现货黄金涨1.69%,报4196.54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2.15%,报4204.9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涨4.26%,报53.4078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5.19%,报53.380美元/盎司。 COMEX铜期货涨0.46%,报5.0895美元/磅。现货铂金涨2.31%,报1621.76美元/盎司;现货钯金涨2.18%,报1476.13美元/盎司。
国 内 财 经
1、潘功胜: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作宣讲报告。潘功胜指出,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十五五”时期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举措。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贯彻全会部署,深入研究谋划“十五五”时期中国人民银行重点工作,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健全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十五五”目标任务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2、财政部: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750.43亿元
财政部公布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简要情况。2024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为33750.43亿元。其中,货物、工程、服务政府采购规模分别为7944.68亿元、13839.64亿元和11966.12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比例为23.54%、41.01%和35.45%。从组织形式看,政府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规模分别为7664.14亿元、1648.46亿元、24437.84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22.71%、4.88%、72.41%。从采购方式看,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询价、框架协议采购规模分别占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的76.63%、0.62%、2.67%、11.52%、3.26%、0.43%和4.87%。
3、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七十一期)国债
财政部拟发行2025年记账式贴现(七十一期)国债。本期国债为期限91天的贴现债。本期国债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550亿元,进行甲类成员追加投标。国债发行价格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以低于票面金额的价格贴现发行。本期国债自2025年11月13日开始计息,于2026年2月12日(节假日顺延)按面值偿还。
4、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发展会议召开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11月12日,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发展会议暨2025测量科学与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报告会在湖南衡阳召开。会议要求,将计量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推动计量测试向前沿技术攻关、系统解决方案和引领支撑转变。要推动政策技术体系融合,构建产业计量发展新格局,强化融合发展要素保障,夯实产业计量创新根基,凝聚计量发展合力,构建产业计量融合创新生态。
5、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超838亿立方米
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了解到,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超838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8座大中型城市1.95亿人,为北方地区超19万亿元GDP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6、山东:前10月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4.7%
今年前10个月,山东进出口2.89万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机电产品实现出口8583.7亿元,同比增长8.1%,占出口总值的48.8%;汽车出口中,商用车实现出口438.5亿元,同比增长30.8%。此外,山东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进出口1.85万亿元,增长8.4%,占全省外贸的64.2%。
7、苏州3宗涉宅用地26.35亿元底价成交
11月12日,苏州有3宗涉宅用地出让,最终均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6.35亿元。其中,吴中区地块由苏州嘉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苏州吴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嘉盛房地产和吴中高新控股)联合体以底价8.60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8050元/㎡;相城区一地块由无锡海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建国际投资)以底价11.93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6000元/㎡;相城区另一地块由苏州市永青地产有限公司以底价5.81亿元竞得,成交楼面价10000元/㎡。
8、成都2宗宅地12.86亿元底价成交
11月12日,成都市有2宗宅地出让,分别位于新都区和双流区,最终两宗地块均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12.86亿元。其中,新都区地块由成都香投置地有限公司以楼面价4600元/㎡竞得,成交总价2.21亿元;双流区地块由成都生物城建设有限公司以楼面价5270元/㎡竞得,成交总价10.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