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晶科能源旗下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共同宣布,双方联合打造的储能专用电芯工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该工厂年产能达5GWh,专为晶科储能生产314Ah储能电芯,标志着晶科储能完成从系统集成到核心电芯的垂直产业链延伸,为全球储能市场注入新动能。
此次量产的314Ah储能电芯专为工商业及大型储能系统设计,通过材料选型、工艺参数到质量管控的全流程优化,实现多项技术突破。采用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电芯循环次数突破12000次,每天满充满放可稳定运行20年以上;通过UL9540A权威认证,热失控时氢气释放量较上一代产品下降34%,搭配纳米陶瓷涂层隔膜,有效阻隔锂枝晶生长;体积能量密度达395Wh/L,显著降低系统占地面积和成本。该电芯已通过UL、IEC、JIS等国际标准认证,适配欧美亚三大洲市场。晶科储能首席执行官周方开表示,314Ah电芯与智能电控、液冷系统深度协同,可为工商业及大型地面电站提供更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储能解决方案。
联合工厂位于浙江,于2025年5月完成全链路设备调试,6月实现产线全面投运。亿纬锂能派驻技术专家驻厂支持,确保产品质量与运营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周方开指出,5GWh的年产能将优先满足晶科储能全球高速增长的业务需求,尤其在海外高增长市场中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当前全球储能市场正以年均超30%的速度扩张,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规模预计突破200GWh。根据CNESA与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58GWh,全年有望突破504GWh,中国市场占比超45%。
在此背景下,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的合作被视为行业垂直整合的典范。亿纬锂能CLSBG总经理杜双龙博士表示:“联合工厂量产是双方在储能产业链技术协同的重要成果,我们将依托电芯、系统、市场端的互补优势,共同推动行业升级。”
晶科储能的液冷储能系统与314Ah电芯实现完美适配。相比传统风冷技术,液冷方案散热效率提升300%,温度控制精度达±2℃,并支持实时监测与过温保护,显著延长电芯使用寿命。这一组合已在沙漠电站、极寒戈壁等多场景验证,成为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系统的首选方案。
随着储能电芯向大容量、高安全方向迭代,宁德时代(587Ah)、海辰储能(1175Ah)等企业加速技术布局,而晶科储能通过与亿纬锂能的合作,率先实现从电芯到系统的全链路控制。分析指出,垂直整合模式可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产品迭代速度,或成为未来储能企业竞争的关键。
晶科储能与亿纬锂能的联合工厂量产,不仅强化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产业链的话语权,更为应对能源转型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5GWh产能的释放,双方有望在2025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TOP5排名中占据更重份额,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