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盛新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拟使用自有资金及回购专项贷款,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A股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根据公告,本次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4亿元、不超过5亿元,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三个月内。截至当日收盘,公司已累计回购1969.46万股,占总股本的2.15%,成交价区间为15.32-16.52元/股,累计耗资3.11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此次回购方案呈现两大特点:首次引入“回购专项贷款”,显示公司融资渠道多元化;方案发布当日即启动回购,首日完成超60%目标下限(4亿元中的3.11亿元),执行效率突出。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盛新锂能货币资金余额为28.7亿元,资产负债率53.2%,流动性压力可控。若按上限5亿元测算,回购完成后公司货币资金将降至23.7亿元,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5年以来,碳酸锂价格经历“V型”反转:一季度因需求疲软跌至8万元/吨,二季度随新能源车企补库回升至12万元/吨。盛新锂能作为全球第四大锂盐生产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42%,但二季度环比改善15%,显示行业边际修复。此次回购时点选择耐人寻味:截至8月7日,公司股价较2025年高点下跌38%,市盈率(TTM)18倍,低于行业平均22倍;且恰逢工信部7月发布《锂行业规范条件(2025版)》,鼓励头部企业兼并重组,盛新锂能或借回购稳定股权结构。
公告发布后,盛新锂能股价当日收涨2.1%,但成交量未明显放大。私募机构观点呈现分化:乐观派认为回购彰显信心,参考2024年天齐锂业回购后股价反弹30%,盛新锂能或复制此路径;谨慎派则指出,行业基本面未实质改善,碳酸锂价格需站稳15万元/吨才能支撑盈利修复。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控股股东盛屯集团近期质押率达68%,回购或为缓解股权质押风险。
专家分析指出,回购虽能短期提振信心,但长期仍需观察三大变量:锂价走势、产能利用率及政策落地效果。若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碳酸锂价格可能二次探底;公司旗下印尼6万吨锂盐项目将于四季度投产,爬坡进度直接影响现金流;而《锂行业规范条件》能否遏制产能过剩,则决定行业长期格局。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