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动 态
1、前5个月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快速增长
据海关统计,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由2013年的3120.4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6741.5亿元,增长116%,年均增速达7.3%,高出同期我国整体进出口年均增速2.3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881.8亿元,增长5.6%;进口982.4亿元,增长21%。
2、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签约金额增长10.6%
从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成果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博览会经组委会审核发布的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项目金额增长10.6%。(上证报)
3、欧委会主席与以总理通话 讨论中东局势
当地时间6月1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她当天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通话。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正深切关注中东局势发展。她在通话中重申了欧盟对和平、稳定和外交努力的承诺,以期缓和紧张局势。冯德莱恩称,欧盟一直对伊朗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表示强烈关切。欧盟始终明确表示:伊朗绝不会获得核武器,眼下迫切需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央视新闻)
4、伊朗和以色列互相发起新一轮军事打击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15日晚报道说,伊朗开始向以色列发起新一轮导弹打击。新华社记者在耶路撒冷听到多次爆炸声。同时,伊朗首都德黑兰上空当地时间15日晚再度传出密集爆炸声。以色列国防军15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空军开始对伊朗西部数十个地对地导弹目标发起一系列打击。(新华社)
5、以伊冲突升级危及能源供应 市场备战高波动
以色列对伊朗能源设施发动袭击后,中东供应风险加剧,原油市场正为价格进一步飙升做准备。上周六,以色列为打击伊朗核计划发动袭击,暂时瘫痪了与伊朗最大气田南帕尔斯相连的天然气加工设施,并瞄准了燃料储罐。尽管此次袭击集中于伊朗国内能源系统而非其国际市场出口,但周五原油价格已创三年来最大单日涨幅,交易商和分析师正为更大动荡做准备。虽然受到美国制裁,但伊朗仍是欧佩克第三大产油国。其盟友也门胡塞武装持续袭扰红海船只,伊朗方面曾多次威胁封锁波斯湾关键航运要道霍尔木兹海峡,但从未真正实施。
6、特朗普:愿意接受普京担任伊以冲突的调解人
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愿意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担任伊朗和以色列冲突的调解人。当地时间6月14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普京与特朗普进行了通话。双方在通话中强调了防止中东冲突升级的必要性。普京谴责了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并表达了对冲突可能升级的严重关切。普京还提到,俄罗斯准备调解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央视新闻)
7、越南与美国同意 “未来数日” 举行线上贸易会谈
越南贸易部声明显示,越南与美国将在未来数日举行线上会议,继续就未决问题展开谈判。此次会议还将为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与越南工业和贸易部长阮红 Dien 的线上磋商做准备。
8、日本央行据悉将讨论购债缩减幅度减半
据《日经新闻》周六报道,日本央行正在考虑从2026年4月起将其每季度缩减国债购买的规模减半至2000亿日元(当前是每季度减少约4000亿日元的国债购买规模)。报道称,该提案将在日本央行于周一和周二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进行讨论,并预计会获得多数政策委员会成员的支持。
9、媒体:以色列称已在德黑兰领空取得空中优势
《耶路撒冷邮报》援引2名以色列官员的话报道称,以色列认为已经在德黑兰取得了“完全的空中优势”,而且比预期的要早。报道称,“两名以色列官员表示,以色列比预期更早地在德黑兰获得完全的空中优势。”消息人士说:“周日,我们在白天对德黑兰实施了打击,展示出行动开始后48小时内就完全夺得了空中优势。”
10、特朗普执政 150 天后全球利率陷入观望
多家央行预计将在未来一周维持利率不变,评估贸易中断和关税对通胀及增长的影响。美联储、日本央行以及英国和挪威的央行料将维持借贷成本稳定,而瑞典和瑞士的央行可能微调利率,预计将小幅降息。
11、以色列国防军称以方对伊朗武器生产基地发动打击
以色列军方称,以方于周日对伊朗多个武器生产基地发动 “大规模” 系列打击。据以色列国防军(IDF)消息,此次打击摧毁了位于德黑兰、隶属于圣城旅、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及伊朗军方的基础设施。以军称:“伊朗境内多个武器生产基地成为打击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导航与导弹系统生产基地、各类导弹燃料生产基地,以及用于制造地对地导弹发动机的行星式搅拌机生产设施。以色列国防军还通报称,打击行动击中了一处隶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防空系统组件生产基地。
12、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升级 埃及领跌中东股市
自上周五冲突爆发以来,埃及主要股指在首个交易日成为表现最差的市场,一度创下五年来最大跌幅。市场担心以色列天然气停产将导致这个依赖进口的国家出现燃料短缺。当地银行交易显示,埃及镑对美元汇率跌破 50:1。
13、冲突不断升级,以色列股市仍上涨
自上周五以伊双方相互发动导弹袭击以来,特拉维夫股市在首个交易日经历震荡:早盘大幅下跌后反弹,最终小幅收涨。具体来看,基准的 TA-35 指数周日收盘上涨 0.5%,而其早盘曾暴跌 2.1%;TA-125 指数在下跌 2% 后,当日收盘上涨 0.4%。
国 内 财 经
1、国家发改委大力支持城市更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城市更新专项800亿元,支持各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涉及居民户数约550万户、受益人数约1700万人,推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证券时报)
2、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启动
6月15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五部门组织的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入围的车型数量较往年有明显提升,首次突破百款,达到了124款,从微型车到豪华车全面覆盖,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此外,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将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
3、1至5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
6月15日,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今年1月至5月,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21亿元,同比增长5.9%,有效发挥了投资拉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4、今年前5个月,10万元以下车型销量增长51%
6月14日,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2025轩辕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表示:“去年和今年,3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出现负增长。反而是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今年前5个月销量增长了51%。”他还指出,国内乘用车价位段需求呈现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型特征,即2023年前乘用车消费持续升级,2024年连续降级。其中,10万元以下的车型占比从2024年的22%,提升至今年前5个月的27.2%。
5、专家: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有望扩容增量
自5月7日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后,市场各方反应热烈。专家表示,科技创新债券有望继续扩容增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产荒问题。同时,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的占比也可能提升,更好地匹配科技企业投资周期。 (中证报)
6、新建沪宁合高铁千吨钢桁梁顺利跨越沪蓉铁路
6月15日凌晨,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重达近千吨的钢桁梁成功跨越沪蓉铁路,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基础。据悉,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新华社)
7、建设银行千亿科创基金群落在上海启动
中国建设银行千亿科创基金群落启航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6月1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国际集团、上海国投、上海国盛集团等国家级大基金、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科技企业的参会代表齐聚,其中多家企业和投资机构与建设银行签署重点基金项目合作协议。
8、广汽集团承诺:即日起将确保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
14日,广汽集团发布承诺公告:作为汽车产业链重要一环,经销商的稳健发展是确保用户服务和体验的关键因素。广汽集团积极响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关于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携旗下广汽昊铂、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五大整车品牌承诺:即日起,将确保两个月内完成经销商返利兑现,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证 券 期货
1、中东紧张局势对A股扰动或有限
上周,受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影响,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下行,A股同样出现震荡调整。机构分析认为,近期地缘政治因素对中国市场扰动主要体现为直接影响风险偏好,且大概率是脉冲式影响。往后看,市场板块快速轮动的风格仍将持续,投资者可持有部分红利资产作为底仓配置,同时密切关注科技成长板块的结构性投资机遇。 (上证报)
2、千倍认购倍数频现 港股打新火热
今年以来,多个现象级IPO在港交所上市,增量资金不断进入港股市场,推动打新市场持续火热。据港交所统计,今年前5个月,共有29家公司在港股上市,IPO集资额达到777亿港元。这一融资额已跃居全球第一。截至6月12日,在今年31家IPO企业中,有15家企业网上发行有效认购倍数超过100倍,其中3家获得超千倍网上发行有效认购。
3、南向资金周成交额创近九周新高
南向资金成交持续活跃,在港股市场的参与度日益加深。据统计,上周南向资金合计成交总额达到6403.8亿港元,创近九周新高,环比增长56.36%。合计成交净买入154.57亿港元,环比增长3.55%。
4、股票策略业绩“打头阵” 私募青睐科技与医药板块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股票策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接近5%,正收益占比超过70%,超400只产品年内收益超过20%。“今年以来,股票策略私募业绩亮眼,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小盘股风格表现活跃,市场成交量处于高位,量化多头策略普遍表现抢眼,多家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中证1000指增策略前5个月收益超过15%;二是以创新药、科技、新消费等板块为代表的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业绩也得以提振。”一位私募研究员表示。(上证报)
5、期货市场高频交易将被重点监测
为加强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新规发布。 6月13日晚,证监会发布《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定》),自10月9日起实施。 《管理规定》共7章37条,从明确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加强系统接入和主机托管与席位管理、明确交易监测与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要求。
行 业 纵 览
1、双休日河北唐山方坯持平,国内建筑钢市止跌
双休日,河北唐山部分普碳方坯出厂价格持平,报290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主要在营业市场建筑钢价止跌,交易平淡。
2、武钢加入全国碳交易市场
近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湖北纳入2024、2025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录。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要求,湖北新增47家企业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根据名录,湖北将有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等7家钢铁企业,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阳新娲石水泥有限公司、华新水泥(阳新)有限公司等38家水泥企业,汉江丹江口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潜江市正豪华盛铝电有限公司等2家铝冶炼企业将参与全国碳交易。
3、唐钢极薄规格高碳钢用于农机具制造
近日,河钢集团唐钢公司一批2.0mm极薄规格高碳钢65Mn下线,产品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以及热轧性能检测均符合客户要求,将用于农机具加工制造,标志唐钢在极薄规格高碳钢生产上的工艺控制能力“技能包”,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4、凌钢股份: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北票钢管
凌钢股份公告称,为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亏损企业户数,拟由公司以吸收合并方式,实现全资子公司凌钢股份北票钢管有限公司退出。吸并完成后,北票钢管的独立法人资格将被注销,北票钢管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和人员等均由公司承继。
5、广富集团340精品钢管穿、轧、定区顺利进入冷试车阶段
6月12日,广富集团精品钢管340生产线主要设备,穿孔机、定径机、轧机完成安装,顺利迈入冷试车阶段。该生产线投产后,可生产外径152-356mm、壁厚16-80mm的汽车及石油化工用高强管。产品种类主要有:机械用管、石油管料、汽车半轴套、车轿用管、高压锅炉管、液压支柱等。项目年产13万吨高强管,可实现产值7.8亿元。
6、大连造船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5号船出坞
6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大连造船为招商轮船建造的17.5万立方米LNG运输船5号船出坞。该船为大连造船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二代大型LNG运输船。
7、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近一个月大涨54%
6月13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上涨3.36%,报1968点,创出去年10月初以来新高。最近一个月,BDI指数累计涨幅达到54%。此外,德路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WCI)本周(截至6月12日)环比上周保持稳定,约为3543美元/FEU。过去四周,德路里世界集装箱运价指数飙升59%,这源于中美关税90天缓冲期的举措,使得跨太平洋东行货运量得以迅速回升。
8、特朗普批准美钢被日企收购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正式批准日本制铁公司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表示若双方与美国财政部签署协议,解决交易中存在的国家安全问题,则该收购可以推进。随后,两家公司宣布已签署相关协议,满足了行政命令的要求,意味着该交易已获得正式批准。据介绍,该协议包括到2028年前投资110亿美元的计划,并涵盖治理结构、产能保障及贸易承诺。
9、神户制钢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6%
2024财年,神户制钢公司粗钢产量由2023财年的597万吨同比微降0.2%至596万吨;钢材发货量由2023财年的469万吨同比微增0.6%至472万吨;钢材平均售价由2023财年的14.27万日元/吨同比微涨0.9%至14.40万日元/吨。经营利润率由2023财年的6.3%同比微降0.1个百分点至6.2%;净利润由2023财年的1096亿日元同比增长9.6%至1201亿日元;净利润率由2023财年的4.3%同比小幅提高0.4个百分点至4.7%。
10、JFE控股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显著缩水53.4%
2024财年,JFE控股公司粗钢产量由2023财年的2480万吨同比减少6.5%至2320万吨;钢材发货量由2023财年的2077万吨同比下降6.8%至1936万吨;钢材平均销售价格由2023财年的13.15万日元/吨同比微跌0.9%至13.03万日元/吨。税前利润由2023财年的2684亿日元同比显著下滑46.2%至1443亿日元;税前利润率由2023财年的5.2%同比显著下降2.2个百分点至3.0%;净利润由2023财年的1974亿日元同比显著缩水53.4%至919亿日元。
11、浦项制铁与HD Hyundai合作开发先进高锰钢材料
当前,POSCO集团正加快其高锰钢在国防和能源领域的应用扩展。继POSCO International将高锰钢应用于液化天然气(LNG)储罐,以及Hanwha Ocean在油轮和集装箱船的应用之后,该材料即将用于HD现代重工开发的新一代先进海军舰艇上。POSCO正以此为契机,全面进军未来高端国防材料市场。相较于普通船用钢材,高锰钢强度高出10%,可显著提升抗爆性能,并实现舰体减重。
12、钢铁制造商将加入阿尔及利亚绿色氢气项目
近日,阿尔及利亚钢铁制造商Tosyali Algeria正在探索启动一个综合项目,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氢气,用于绿色钢铁生产。阿尔及利亚国有石油公司Sonatrach、公用事业公司Sonelgaz、美国Hecate和Tosyali预计将签署一份新的谅解备忘录,分两个阶段推进该项目。
13、欧洲钢企积极新建工厂
当前欧洲钢铁行业正在积极开展新建工厂的规划,谋求转型发展。这些规划项目的启动将助力实现技术先进、高能效的生产运营,以减少环境足迹。 瑞典初创企业GreenIron专注于钢铁行业环保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正在桑德维肯工业园区推进一座直接还原铁(DRI)工厂的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