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天齐锂业硫化锂中试项目正式动工,硫化物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天齐锂业宣布,其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公司在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计划在四川眉山建设,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及设备,具备低风险、快速量产能力,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因高离子电导率被视为全固态电池主流路线。若该路线成为主流,天齐锂业有望在2028年全球超2000亿元的固态电池市场中占据30%以上份额。
资讯二、江西锂矿停产引爆产业链风暴,碳酸锂价格单周暴涨11800元/吨
近期,江西宜春枧下窝矿区因采矿证到期暂停开采,月均减少8300吨碳酸锂当量供应,引发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单周暴涨,创年内最大涨幅。碳酸锂期货合约全线涨停,磷酸铁锂材料价格同步跟涨,储能型产品报价达3.29万元/吨,形成锂矿减产、材料涨价、储能需求激增的连锁反应。
上游供应收紧:宜春地区7座锂矿面临9月底矿种变更截止期,若全部停产将进一步推高锂盐价格。中游企业加速扩产;下游需求旺盛:储能项目交付周期延长至2026年,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等企业业绩扭亏为盈。
尽管短期供需失衡推高价格,但碳酸锂社会库存达14.22万吨,期货仓单虚实盘比达35:1,盐湖提锂企业加速套保。市场预计,技术路线竞争、海外产能布局及政策调控或将缓解短期压力,长期锂电产业链将深度重构。
资讯三、政策驱动储能产业爆发,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瞄准1.8亿千瓦
2025年9月1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昨日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1.8亿千瓦以上,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锂离子电池仍为技术主线。政策强调以市场化机制替代“强配”模式,推动储能与新能源、数据中心等场景深度融合。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01.3GW,同比翻番,磷酸铁锂电池以91%市占率主导市场。储能电池出货企业中,宁德时代、比亚迪稳居头部,海博思创、阳光电源等集成商中标规模激增,海外订单占比显著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浙江、江苏等地储能年均调用超1000小时,成为新能源消纳关键力量。
地方政策密集跟进,广州白云区鼓励“储能+新能源”模式创新,优化收益分配。专家指出,行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储能应用从电力系统扩展至冶金、离网制氢等领域。
资讯四、厦门钨业拟减持腾远钴业1%股份,优化投资组合引市场关注
2025年9月16日,厦门钨业与腾远钴业同步公告,厦门钨业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腾远钴业不超过293.2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的1%。此次减持系厦门钨业自2022年腾远钴业上市以来首次公开披露减持计划,引发市场对新能源材料板块资本动态的关注。
根据公告,厦门钨业当前持有腾远钴业2667.6万股,占总股本的9.1%,股份来源为IPO前持股及权益分派所得。减持期为2025年10月16日至2026年1月1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完成,且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比例不超过1%。另一股东长江晨道(持股5.16%)同步计划减持不超过1%股份,两者合计减持上限为2%。
厦门钨业此次减持大概率系“经营发展需要”,可能与厦门钨业聚焦核心业务(钨钼、稀土、锂电材料)的战略调整相关。作为腾远钴业第三大股东,厦门钨业自2022年持股至今未减持,此次操作或为优化资产配置、回笼资金用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新布局。
【仅供参考,消息综合自网络,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