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前三季度陕西汽车产量突破132.7万辆,新能源占比达66%
据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11月5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汽车产量达132.7万辆,同比增长11.5%,增速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6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8%,增幅领先全国13.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87.6万辆,占全省汽车总产量比重达66%,同比增长9.8%。
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 西安比亚迪贡献产量81.1万辆,同比增长13.9%,整车及零部件产值同比增幅均超23%;
• 陕汽控股实现销量14.95万辆,同比增长19.2%,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激增181.7%;
• 西安吉利保持稳定产能,产量23.1万辆,宝鸡基地产量同比增长1.6%。
进入四季度,行业有望推进实施"四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通过完善项目库建设、加强"小升规"企业培育、开展省内配套对接活动等举措,重点解决企业融资、环保及安全生产问题,全力保障汽车产业稳增长。目前全省已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每月动态管理拟升规企业名单,确保应统尽统。
资讯二、盐湖股份2025年碳酸锂计划产量4.3万吨,4万吨锂盐项目9月底正式投运
从盐湖股份互动平台获悉,该公司2025年碳酸锂生产计划已明确:全年预计生产碳酸锂4.3万吨。值得关注的是,其4万吨锂盐项目已于今年9月底正式建成投运,标志着公司锂盐产能规模迈上新台阶,为后续产能释放及产业链延伸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国内盐湖提锂龙头企业,盐湖股份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禀赋,近年来持续推进锂产业布局。此次投运的4万吨锂盐项目,进一步优化了公司碳酸锂生产体系,有望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与产能稳定性。公司表示,将加速推进项目达产达标,助力新能源产业链上游材料供应保障能力提升。
目前,盐湖股份锂产业已形成“盐湖提锂—锂盐加工”一体化发展格局,随着4万吨锂盐项目落地,其碳酸锂年产能规模将显著扩大,为新能源赛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资讯三、德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年增16%,工业协会批评建设滞后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11月4日发布分析报告指出,尽管德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保有量持续增长,但建设进度仍无法满足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日,德国公共充电桩总量约18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6%;其中快速充电桩约4.4万个,公共充电桩额定总功率超730万千瓦,同比增幅达30%。相关数据援引自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统计。
不过,协会明确表态“充电设施建设速度过于缓慢,且存在分布失衡问题”。当前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协会认为现有充电网络规模与结构已难以匹配市场发展需求,亟需加速扩容与优化布局。
德新社援引报告称,德国政府此前设定2030年前建成100万个公共充电桩的目标,按当前增速推算,缺口压力显著。协会呼吁加快政策落地与投资支持,以保障电动汽车用户补能便利性,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
【综合自大数据检索,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