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晚间,璞泰来(603659)发布公告,宣布终止其在瑞典计划开展的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这一决定源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未批准公司的投资申请,原因是公司未能完全同意瑞典方面根据《外国直接投资法》提出的条件。
据悉,璞泰来原计划在瑞典松兹瓦尔投资建设这一生产基地,总投资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04亿元),旨在扩大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产能布局。该项目原计划于2025年实现5万吨产能,并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达到10万吨的预期目标。然而,这一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最终未能获得瑞典监管机构的批准。
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在审查过程中提出了多项要求,涉及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璞泰来认为,这些要求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然而,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未能同意公司提出的反馈意见,并在12月18日正式通知公司该投资项目未获批准。
璞泰来在公告中表示,鉴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决定,公司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实施。由于项目尚未开工建设,因此对公司当前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没有重大影响。尽管如此,这一决定仍然对璞泰来的海外扩张计划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电动车需求的激增,锂电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璞泰来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头部企业,一直在寻求通过海外扩张来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此次瑞典项目的失败无疑给公司的海外布局带来了挑战。
不过,璞泰来并未因此放弃海外市场的拓展。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若有合适机会,仍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同时,璞泰来还将与相关有海外需求的客户进行积极沟通,寻求其他替代的中长期供应解决方案。
目前,璞泰来在江西、溧阳、内蒙古的生产基地已形成15万吨/年的负极材料产能,四川生产基地在建产能为28万吨/年。公司表示,这些产能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客户的需求。此外,四川紫宸一期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将于2024年底逐步建成投产,预计2025年一季度起将逐步贡献产能。
此次瑞典项目的失败也引发了业界对新能源产业链海外扩展面临的挑战的关注。随着全球投资环境的变化,国外对中国企业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导致众多企业面临着过高的出海门槛。对于希望继续扩张的企业来说,找到一条既符合自身利益,又能满足当地监管要求的路径,将是成功出海的关键。
综上所述,璞泰来终止瑞典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虽然对公司当前业绩没有重大影响,但无疑给公司的海外扩张计划带来了挑战。未来,璞泰来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海外投资的风险和机遇,寻求更加合适的拓展路径。同时,公司也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