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国内绿电铝报价区间攀升至21,240-21,280元/吨,均价21,26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0元/吨,单日涨幅0.09%。
供给端:产能天花板下的结构性调整
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已逼近政策上限,但区域产能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西北地区依托风光电资源优势的示范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叠加西南地区季节性水电供应回升,市场对四季度供应稳定性预期增强。
然而,氧化铝市场呈现区域性供需错配,北方产能扩张导致价格承压,南方则因电解铝产能增长维持紧平衡,区域间成本差异显著扩大。海外市场增量有限,主要出口国受电力瓶颈及能源成本制约,产能释放进度滞后,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绿电铝供应中的主导地位。
需求端:新能源场景支撑与传统领域分化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领域对高纯度绿电铝的需求保持韧性,分布式能源装机渗透率提升成为重要驱动力。低空经济领域新兴应用对特种铝材需求激增,部分企业已进入供应链测试阶段。
反观传统建筑用铝领域,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部分区域加工企业开工率下滑,市场转向再生铝替代方案的探索明显增多。海外市场则呈现差异化特征,环保政策推动出口产品结构升级,而新兴市场基建项目对高性能铝材的需求持续释放。
电解铝社会库存持续去化,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较去年同期显著下降。
尽管库存去化速度有所放缓,但现货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贸易商挺价意愿增强,下游企业采购频次明显增加。
期货市场持仓量稳步上升,资金对能源金属长期走势持乐观预期,但现货升水收窄反映下游采购趋于谨慎,市场对短期价格波动容忍度有所提升。
国内再生资源产业政策明确中长期产能升级目标,西北地区清洁能源熔炼项目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显著下降,为行业获取溢价能力奠定基础。
欧盟碳关税试点政策推高高碳铝贸易壁垒,倒逼出口企业加速清洁能源替代;美国对铝制品加征关税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但东南亚转口贸易活跃度提升部分抵消冲击。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绿电铝在电解铝总产量中的占比稳步提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大宗商品金融属性。
当前绿电铝价格已突破行业平均成本线,头部企业盈利空间明显改善。机构普遍认为,四季度能源供应季节性波动或加剧成本端压力,叠加氧化铝价格潜在波动,绿电铝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中长期来看,全球绿电装机容量若维持当前增速,绿电铝在电解铝总产量中的占比将持续攀升,其环保属性带来的溢价空间将进一步释放,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趋势不可逆。
【仅供参考,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