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长江现货1#钴均价报396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000元,涨幅虽温和但反映出市场供需格局的微妙变化,现货贸易端询盘活跃度有所提升,部分下游企业开始主动补库。作为新能源产业链关键原材料,钴价此次上涨恰遇行业供需紧平衡预期升温,引发市场对周期拐点的关注。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钴价上涨首要驱动力来自供应端的持续收紧。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自10月起以出口配额制替代此前的出口禁令,11月分配的钴出口配额仅为7250吨,虽较10月翻倍但全年配额管控基调未变,导致全球钴原料供应增量受限。国内市场方面,钴产业链自2022年起便维持低库存策略,截至2024年底国内钴原料库存仅约5.3万吨,仅能支撑3个月需求,叠加贸易商因看涨预期普遍惜售,进一步加剧了现货端的紧缺氛围。即便格林美等企业通过回收补充供应,前三季度回收钴超6000吨,但仍难完全抵消原生钴供应缺口。
需求端的稳步复苏则为钴价提供了坚实支撑,契合当前新能源产业的热门发展趋势。钴的核心需求领域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均呈现向好态势:新能源汽车领域,三元锂电池虽面临磷酸铁锂竞争,但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材料厂去库放缓,三元正极材料产量有望恢复增长,2025年全球钴需求预计达25.7万吨,同比增长3%;消费电子领域仍处于复苏周期,多款新品发布推动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17.6%,进一步拉动钴消费。此外,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为钴需求开辟了增量空间,形成长期利好支撑。
机构层面的积极研判也为市场情绪注入动力,成为钴价上行的重要催化因素。华泰证券早在8月便指出,钴价或在2025—2027年迎来周期性上行机会,2026—2027年供需大概率延续短缺状态,价格中枢有望稳定在35万元/吨以上。中泰证券11月19日最新观点也明确表示,刚果(金)供应约束下钴供需偏紧格局难改,价格仍有看涨预期,将有色板块中的能源金属作为重点关注方向。机构的集体看好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吸引了部分投机资金入场,放大了现货价格的上涨动能。
展望后续走势,钴价大概率将维持震荡上行格局,核心需关注三大变量。其一为刚果(金)配额执行情况,若实际出口量低于配额预期,供应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其二是下游需求验证,需跟踪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及消费电子新品上市后的市场反馈,这将直接决定需求复苏的强度;其三是回收产能释放节奏,格林美等企业的再生钴产能若加速落地,或对原生钴价格形成一定牵制。对于产业链参与者而言,冶炼企业可依托长单锁定原料成本,贸易商需警惕短期追高风险,而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供需数据及机构研报更新,把握周期性机会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