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印度尼西亚镍矿协会(APNI)正式公布2025年11月第二期镍矿基准价,数据显示本期价格较上一期出现小幅下滑,反映出当前镍矿市场的阶段性供需特征,将为印尼国内镍矿产业链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关键参考。
根据APNI披露的具体数据,2025年11月第二期镍矿基准价定为每干吨14,998.67美元,较11月第一期的每干吨15,075.33美元下跌76.66美元,跌幅相对温和。值得注意的是,该基准价并非普适性标准,而是印尼国内镍矿交易的核心参考依据,尤其针对水分含量在30%–35%区间的镍矿石,且所有交易均以离岸价(FOB)为结算基准,这一适用范围覆盖了国内多数常规镍矿交易场景。
从行业影响来看,此次基准价的发布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镍矿开采、加工及贸易环节的定价“风向标”,最新基准价将直接为相关企业调整经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具体而言,镍矿开采企业可依据价格变动优化开采节奏与产能分配,加工企业则能据此测算原料成本、调整生产计划,而贸易商可结合价格信号规划运输调度与订单布局,从而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协同适配。
据悉,2025年11月第二期镍矿基准价的有效期将覆盖11月后半段的全部交易周期。从市场背景来看,此次价格微跌与全球镍市场供需格局变化相呼应。此前数据显示,2025年印尼镍矿开采配额同比增幅超22%,实际供应规模预计达3亿湿吨,供需格局已从年初偏紧转向宽松,这一基本面变化为基准价的阶段性调整奠定了基础。
市场分析认为,尽管本期基准价小幅下跌,但考虑到后续菲律宾雨季可能导致的供应季节性收缩,以及印尼2026年采矿审批制度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镍矿价格进一步下行空间或受限制。目前,产业链企业正密切关注基准价导向,结合自身经营情况推进策略优化,以应对市场的阶段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