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革命的浪潮中,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显著优势,成为全球能源与科技领域竞相追逐的“超级风口”。近期,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动作频频,华宝新能与亿纬锂能、埃克森新能源与西航投(成都)分别达成战略合作,在储能与低空经济两大前沿领域展开联合攻关,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按下“加速键”,一场围绕固态电池的产业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
储能战场:消费级应用的“破局之战”
11月18日,深圳这座创新之都见证了华宝新能与亿纬锂能战略合作的正式启航。这两家在新能源领域各具优势的企业,将目光聚焦于光充户外电源、阳台光储、小型家庭绿电系统等消费级储能场景,携手开启固态电池定向研发与应用验证的新征程。
此前,双方已在产业链协同和全球产能布局方面积累了深厚的合作基础。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向了更深层次——围绕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两大核心指标展开深入研究。消费级储能产品长期以来面临着续航与安全的双重挑战,而固态电池的出现,为解决这些关键技术瓶颈带来了新的希望。
从技术研发层面来看,双方将围绕固态电池与不同储能场景的适配性展开联合攻关。这意味着,未来的固态电池将不再是“一刀切”的产品,而是能够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在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循环寿命等方面进行精准定制,使产品性能更加契合使用需求。例如,在光充户外电源场景中,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持久的电力支持,满足户外长时间用电的需求;而在小型家庭绿电系统中,其高安全性则能有效降低火灾等安全隐患,为家庭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成果转化方面,双方计划建立从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转化机制。这一举措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加速固态电池技术在储能产品中的落地应用,缩短产品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据悉,亿纬锂能近日宣布“龙泉二号”中试线下线1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其固态电池MWh产线规划在成都投建,预计年内建成。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亿纬锂能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的实力,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随着量产机制的建立,固态电池有望在消费级储能市场迅速普及,开启储能行业的新篇章。
低空赛道:航空航天与低空经济的“动力革命”
当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蓄势待发的同时,在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蓝海中,固态电池也正掀起一场“动力革命”。2025年11月12日,深圳埃克森新能源与西航投(成都)科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潜力。
低空经济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涵盖了无人机物流、空中出行、航空旅游等多个领域,对电池的安全性、轻量化和高倍率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传统的液态电池由于存在漏液、起火等安全隐患,且能量密度有限,难以满足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需求。而固态电池以其固态电解质取代了液态电解质,从根本上解决了漏液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同时,其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高倍率性能,能够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提供更持久的动力和更快的充电速度,助力低空经济实现腾飞。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固态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和工艺研究。埃克森新能源将充分发挥其在电池研发与制造方面的优势,提供固态电芯及电池包相关技术;联合实验室则承担产品验证与工艺攻关任务,确保固态电池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标准。在制造和运营方面,双方将推进自动化产线、数据追溯体系和成本管控机制的建立,提升电芯制造和装备生产的效率与稳定性,增强产品一致性,优化制造体系。此外,合作还将覆盖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和供应链协同,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推动固态电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深圳埃克森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10月,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凭借其在电化学储能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瞻布局,迅速成为行业的新兴力量。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化学储能,致力于为全球厂商提供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方形电池、平底圆柱形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目前,公司已落地四大生产基地(绵阳、珠海、大理、盐城),规划总产能74GWh,并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此次与西航投(成都)的合作,无疑将为埃克森新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助力其在低空经济市场中抢占先机。
固态电池:产业变革的“关键引擎”
固态电池在储能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双重突破,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产业变革的“关键引擎”。从宏观层面来看,固态电池的发展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升级转型,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储能领域,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将提高能源的存储和利用效率,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稳定供应提供有力保障;在低空经济领域,固态电池的普及将推动无人机、空中出行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
从微观层面来看,固态电池产业链的发展将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将受益于固态电池市场需求的增长,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中游的电池制造商将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扩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下游的应用企业将获得更优质、更可靠的电池产品,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固态电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固态电池在技术层面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导率较低、界面阻抗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应用。此外,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也是制约其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产业链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攻克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固态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
固态电池在储能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双线突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未来画卷。随着产业链企业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明星产品”,引领产业变革的新潮流。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固态电池开启产业新纪元的辉煌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