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稀缺性叠加需求结构性复苏,三氧化二锑市场迎来强势反弹,单日涨幅1.68%释放积极信号。
2025年11月26日,三氧化二锑市场结束前期盘整格局,迎来强势上涨。根据长江有色金属网当日数据,三氧化二锑(99.8%)均价报1515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500元,单日涨幅达1.68%,报价区间收窄至151000-152000元/吨的狭窄区间。
01 价格走势分析
市场成交氛围明显改善。价格上涨的同时伴随区间收窄,表明市场参与者对当前价格水平认同度较高,低价惜售与高价接受度提升共同推动价格中枢上移。
99.8%三氧化二锑作为市场主流规格,其价格走势具有较强标杆意义,此次上涨有望带动整个锑系列产品价格重心上移。
02 供给端:原料紧张与产能约束
原料供应紧张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内锑矿供应受主要产区环保政策和安全生产整顿影响,开采量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从俄罗斯等地的进口锑精矿数量虽有所增长,但整体供应依然偏紧。
冶炼端开工率不足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尽管当前价格水平下,冶炼企业利润空间有所修复,但受制于原料供应和环保限产等因素,行业整体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部分企业选择惜售挺价,导致市场流通货源减少。
产能布局调整也在进行中。行业集中度提升有利于供给秩序优化,部分小型冶炼企业因环保不达标或成本压力而退出市场,留存下来的头部企业市场话语权增强,对价格掌控能力提升。
03 需求端:结构分化与新兴增长
传统需求领域呈现分化态势。阻燃剂作为三氧化二锑最大应用领域,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需求整体偏弱。但光伏玻璃环节需求增长显著,成为需求端重要支撑力量。数据显示,2025年光伏玻璃用锑消费量同比增长显著,占比进一步提升。
新兴应用领域需求持续释放。三氧化二锑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液态金属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虽然当前占比不高,但增长潜力可观。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对材料安全性能要求提高,三氧化二锑在电池阻燃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出口市场保持稳定。尽管面临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但中国三氧化二锑凭借质量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在国际市场上仍具竞争力。主要出口地区对高性能阻燃材料的需求稳定,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定订单支撑。
04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向
市场参与者心态发生积极转变。前期价格持续震荡使得市场观望情绪浓厚,而此次价格突破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贸易商环节库存水平普遍不高,存在补库需求,价格上行可能引发囤货行为,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资金流向方面,部分敏锐资金开始关注锑板块投资机会。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近期表现强势,反映出市场对锑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湖南黄金等龙头企业获得资金关注,表明投资者看好行业基本面改善的可持续性。
市场预期逐渐转向乐观。多数机构认为三氧化二锑价格仍有上行空间,全球资源稀缺性决定了其长期价值,而短期供需错配为价格上涨提供了催化剂。市场对后续价格走势的乐观预期,可能推动价格进一步上行。
05 政策环境与宏观影响
环保政策持续影响行业格局。随着国家双碳目标推进,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管控日趋严格,三氧化二锑冶炼作为传统重化工领域,新增产能审批趋严,存量产能运营成本提高,从源头上限制了供应无序扩张。
战略性资源地位提升。锑被多国列为关键矿产,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锑资源国和生产国,对锑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出口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全球供应格局。这种资源属性为价格提供了长期支撑。
宏观环境方面,全球经济复苏节奏影响下游需求。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回升,带动化工、塑料、电子等下游行业生产活动增加,间接拉动对三氧化二锑的需求。同时,通胀预期升温也增强了工业品的金融属性,吸引部分避险资金流入。
06 后市展望与风险提示
短期价格有望保持强势。基于当前供需格局和市场情绪,三氧化二锑价格仍有上行动力。供应偏紧态势难以快速缓解,而需求端存在边际改善空间,预计价格将延续震荡上行态势。下一个重要阻力位在155000元/吨附近。
中长期价格中枢有望上移。全球锑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静态储采比仅约20年,资源约束将推动价格长期向上。新能源、电子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与传统领域需求形成共振,供需缺口可能进一步扩大。
风险因素同样不容忽视。价格快速上涨可能抑制部分需求,下游企业寻求替代产品或降低用量。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行业景气度,进而传导至三氧化二锑需求。出口政策变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也会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有采用AI辅助,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