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立中集团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该公司在高端合金材料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其自主研发的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及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已深度切入大飞机、航天器件及新一代航空装备制造产业链,标志着我国高端合金材料国产化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核心技术突破,卡位航空航天材料赛道
据披露,立中集团研发的铝基稀土中间合金已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及航天部件铝合金制造。该材料通过稀土元素改性技术,显著提升了铝合金的高温强度、抗疲劳性能及耐腐蚀性,满足了航空航天领域对轻量化、高可靠性材料的严苛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航空航天级特种中间合金已实现规模化应用,覆盖钛合金和高温合金两大核心领域,产品间接供应至飞机发动机排气塞、涡轮叶片、喷嘴构件等高温部件,以及起落架、制动盘、紧固件等承力结构件。
切入飞行汽车赛道,拓展低空经济版图
除传统航空航天领域外,立中集团材料已获得国际低空经济领域认可。公司特种合金通过下游客户间接应用于国外某飞行汽车公司电动飞机关键部件,包括机身结构件、动力系统组件及起落架系统。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其材料在新能源航空器领域的适配性,更标志着立中集团正式切入低空经济万亿级赛道。
国产替代加速,高端制造版图扩张
当前,全球航空航天材料市场长期被欧美企业垄断,立中集团的技术突破正逐步打破这一格局。其产品通过多家军工央企及国际Tier1供应商认证,实现从材料研发到终端应用的产业链闭环。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国产大飞机量产提速、商业航天发射常态化以及低空经济政策密集落地,立中集团高端合金材料需求有望迎来指数级增长。
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产能布局提速
为应对需求爆发,立中集团正加速推进高端合金产能建设。公司已形成“稀土中间合金-特种中间合金-功能母合金”的梯度研发体系,并在包头、保定等地建设智能化生产线,目标打造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材料生产基地。
业内专家评价,立中集团通过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创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其产品性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C919、C929等国产机型量产,以及商业航天、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新兴市场的崛起,立中集团有望凭借技术先发优势,成为高端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