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新闻
  企业新闻 <<<返回首页
宁德时代重金入股锁定产能!磷酸铁锂扩产潮来袭,高端化 + 全球化揭秘增长密码
来源:  admin   时间:  2025/10/30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磷酸铁锂产业链近期动作频频。头部电池企业密集派发大额采购订单,宁德时代更是通过重金入股锁定核心产能,推动磷酸铁锂材料厂商启动新一轮扩产。与此前行业扩张不同,本轮扩产呈现明显的"高端化、海外化"特征,行业竞争逻辑正从规模价格比拼向价值技术竞争深度转型。

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磷酸铁锂产业链近期动作频频。头部电池企业密集派发大额采购订单,宁德时代更是通过重金入股锁定核心产能,推动磷酸铁锂材料厂商启动新一轮扩产。与此前行业扩张不同,本轮扩产呈现明显的"高端化、海外化"特征,行业竞争逻辑正从规模价格比拼向价值技术竞争深度转型。

行业核心动态率先由头部企业引爆。据富临精工近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西升华收到宁德时代现金增资,双方将围绕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增资旨在保障宁德时代对高端磷酸铁锂产能的长期稳定需求。这一合作并非个例,市场监测显示,近期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也相继向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下达大额长单,订单周期多集中在2-3年,锁定意愿强烈。

下游旺盛需求成为扩产潮的核心驱动力。全球知名电池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8个月,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装机量达到90.2万吨,同比大幅增长65.7%,增速远超三元材料的13.4%;其在全球正极材料总装机量中的占比已攀升至59%,正式确立市场主导地位。分析师指出,储能市场爆发与动力电池结构性升级是需求增长的关键引擎,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突破56GWh,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超91%。

与以往"跑马圈地"式的扩张不同,本轮扩产呈现出显著的理性特征。多位行业分析师表示,当前磷酸铁锂行业已告别普涨时代,呈现"总量过剩、结构紧缺"的格局——2025年中国规划产能突破500万吨,但实际有效产能利用率仅50%,而高压实密度等高端产品产能占比不足10%,加工费却较普通产品高出2000-5000元/吨。这种供需结构差异推动企业将扩产重点集中于高端领域,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龙头企业近期披露的扩产计划均明确指向压实密度≥2.6g/cm³的第四代产品。

全球化布局成为本轮扩产的另一大亮点。为贴近海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并规避贸易壁垒,国内头部材料企业已加速海外产能落地。德方纳米西班牙工厂、万润新能美国基地等项目已陆续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7年全球海外磷酸铁锂产能将达60万吨/年。"海外市场是未来3-5年最大的增量空间,尤其是欧洲储能和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增长迅猛,本地化生产是必然选择。"某头部材料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表示。

行业竞争维度的转变在此次扩产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湖南裕能、万润新能源等企业的装机量排名来看,中国企业已占据全球磷酸铁锂市场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单纯的价格战和规模扩张已难以为继。业内普遍认为,未来行业竞争将聚焦于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和全球化服务能力,具备高端产能和海外布局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

  · 10月30日江苏废不锈钢价格行情参考
  · 10月30日浙江废不锈钢价格行情参考
  · 10月30日上海废不锈钢价格行情参考
  · 10月30日江苏废锌价格行情参考
  · 10月30日浙江废锌价格行情参考
  · 10月30日上海废锌价格行情参考
  · 锂电早报:磷酸铁锂厂商理性扩产、固态电池研发阶段性突破
  · 宁德时代重金入股锁定产能!磷酸铁锂扩产潮来袭,高端化 + 全球化揭秘增长密码
  · 固态电池赛道狂飙!四家硬核企业融资破局,硫化物、纳米硅技术成新风口
  · 出光兴产双线突围:押注物流电气化先锋+千亿级固态电解质量产,剑指全球碳中和技术高地
  · 剑指 50 万吨!尚太科技两大负极项目加速落地,2026 年产能将跻身行业头部
  · 年产2.5万吨!中孚实业3.56亿加码新能源铝箔,电池铝箔赛道迎来新巨头
   板材价格
   2月1日上海现货(SMM) 加工材行情
   供应合金铝锭 铝锭(图)
   供应大钢材与木料
   供应大钢材与木料
   供应大钢材与木料
   求购信息fdsaf
   求购信息
  · 钢铁高峰论坛会
  · 谢西前:提升印后自动化,实践高效印后新跨越
  · 2008年中国国际白银年会
  · 张程忠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有色矿业论坛
客服热线:0573-84895989  手机:013515836347    
地址:浙江嘉善陶庄镇开发区 邮编:222300 电子邮箱:service@jzhflw.com
版权所有 江浙沪废料网  苏ICP备110515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