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一、车企与电池企业加速布局固态电池,多组合作研发取得阶段性突破
从行业最新动态获悉,近期国内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围绕固态电池研发的深度合作持续升温,多家头部企业披露关键进展,标志着这一前沿赛道正从技术储备迈向产业化落地新阶段。
据孚能科技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与江铃汽车合作的固态电池项目中试线建设正稳步推进,为后续量产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奇瑞汽车与国轩高科联合开发的“奇瑞犀牛S全固态电池”迎来重要节点——该电池计划于2027年完成装车验证,届时将推动固态电池在整车端的应用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此类“车企+电池厂”的结对研发模式已成为固态电池领域主流路径。依托车企对终端需求的精准把握与电池企业在材料、工艺上的技术积淀,双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转化。目前,多组合作方的研发时间表已逐步清晰,行业整体进程较此前显著提速。
市场分析指出,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车企与电池厂的深度绑定将有效缩短技术迭代周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能效水平跃升。
资讯二、头部电池厂密集锁单,磷酸铁锂厂商启动理性扩产潮
近期,磷酸铁锂赛道热度攀升。受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持续旺盛驱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近期密集向磷酸铁锂厂商抛出大单,其中宁德时代更通过重金入股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的方式,锁定其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能。在此背景下,国内磷酸铁锂厂商已悄然启动新一轮扩产计划,行业呈现“需求牵引、理性升级”新特征。
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此轮扩产与此前“规模优先”模式显著不同,重点围绕高端产品迭代与海外市场需求展开。多家厂商明确表示,新增产能将聚焦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的磷酸铁锂材料研发生产,并同步规划海外生产基地,以匹配欧美等市场对本土化供应链的需求。
反内卷背景下,行业已跳出单纯卷价格、卷规模的旧逻辑。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电池性能要求提升,磷酸铁锂厂商正通过技术升级(如高压实密度、低温性能优化)和全球化布局,向“卷价值、卷技术”转型。此轮扩产不仅是产能扩张,更是产业链高端化与全球化的关键一步。
目前,富临精工、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头部磷酸铁锂企业均已披露扩产计划,预计2025年前新增产能将超50万吨,其中约60%产能配套海外客户或高端车型。
资讯三、广汽高域与边界智控签署战略协议,共推低空经济飞控系统工程化落地
10月29日,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域科技”)与深圳市边界智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边界智控”)在深圳正式签署《关于低空经济高安全飞控系统工程化落地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经济领域高安全飞控系统的研发、测试及产业化展开深度协同,重点加速推进高域科技GAC-A6型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的适航取证与2026年量产交付进程。
作为低空经济赛道的关键参与者,高域科技聚焦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研发制造,其GAC-A6型产品已在城市空中交通场景展开测试;边界智控则深耕飞行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具备高安全、高可靠性的飞控系统开发能力。此次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飞行器整机设计与飞控技术领域的优势,针对适航标准要求优化飞控系统性能,协同解决工程化落地中的技术难点,为GAC-A6型飞行器尽快实现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分析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飞控系统作为自动驾驶飞行器的“大脑”,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影响产业落地进程。此次两家企业的深度绑定,不仅强化了技术协同效应,更标志着低空经济领域从整机研发向核心系统工程化迈出关键一步,有望加速推动载人自动驾驶飞行器从测试验证向规模化运营跨越。
【来源于公开披露,内容不构成投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