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锂电上游龙头盛新锂能(002240.SZ)发布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43.44%)、净亏损1.55亿元(同比扩大7.69%),扣非净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01亿元。这是公司继2024年全年亏损6.22亿元后,连续第五个季度陷入亏损泥潭,折射出锂盐行业深度调整期的残酷现实。
核心数据透视:行业寒冬下的生存挑战
量价双杀拖累营收
一季度碳酸锂均价跌至6.7万元/吨(同比-35%),叠加需求疲软,公司锂盐产品销量同比下滑超20%。尽管通过债转股增资子公司盛屯锂业19.3亿元以缓解资金压力,但营收规模仍萎缩至2019年水平。
成本倒挂侵蚀利润
毛利率进一步降至3.22%(同比-0.74pct),创历史新低。即便锂精矿采购价降至785美元/吨(同比-27%),仍难抵消产品价格暴跌冲击。
现金流困局加剧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6亿元看似改善,但应收账款周转率仅2.31次,存货周转率低至0.31次,5.2亿元存货暗藏跌价风险。流动比率0.86、速动比率0.61,短期偿债能力持续承压。
三重压力共振:行业周期、库存高压与债务重负
锂价击穿成本线
2025年Q1电池级碳酸锂均价6.69万元/吨,已低于二线厂商8万元/吨的现金成本线。全球库存高达18.2万吨LCE(中国占70%),供需失衡短期难解。
存货减值吞噬利润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损失3.12亿元(占利润总额52.5%),2025Q1存货规模环比再增7.3%至5.2亿元,若锂价跌破6万元/吨,或触发二次减值风险。
债务雪球加速滚动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48.12%,付息债务占比37.69%,短期借款38.14亿元远超17.96亿元货币资金储备。控股股东61.68%股权质押,流动性危机一触即发。
破局之道:从“资源扩张”到“精耕细作”
定价机制革命
启用“月度定价+动态折扣”模式,原料成本联动效率提升80%,锂精矿采购价环比下降12%至800美元/吨。
产能结构优化
暂停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建设,聚焦固态电池金属锂材料,500吨超薄锂带量产切入特斯拉供应链。
全球资源再平衡
加速布局非洲马里Goulamina锂矿(持股15%),目标2025年锂资源自给率提升至40%,降低对SQM阿塔卡马盐湖依赖。
行业前瞻:黎明前的至暗时刻
价格底部震荡
五矿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锂过剩20.2万吨LCE,碳酸锂或下探6.5万元/吨支撑位。高成本云母矿产能出清(江西云母矿价已跌至800元/吨度)或成转机。
技术革命窗口
研发投入同比激增66.95%,第三代吸附法提锂技术将盐湖提锂成本压至3万元/吨,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加速。
估值重构契机
当前市净率0.85倍,较赣锋锂业(1.2倍)折价30%。若锂价回升至10万元/吨,PE有望从-16.49倍修复至15倍。
(综合企业公告及行业分析,数据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