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早盘,A股铜缆高速连接概念股再度异动。得润电子(002055)一度封板,华丰科技盘中飙涨超5%,宝胜股份(600973)、凯旺科技(301182)、意华股份(002897)等跟涨。
铜缆逆袭:从配角到AI时代的“血管”
传统认知中,光通信技术凭借低损耗、长距离传输优势主导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但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上的一个细节,彻底改写了行业规则——旗舰芯片GB200放弃光模块,转而采用铜缆互联方案。
这一决策背后的商业逻辑直击痛点:在10米内的短距离传输场景中,铜缆成本仅为光模块的1/3,且散热性能更优。
随着AI服务器集群规模指数级扩张,单台GB200服务器铜缆价值量已突破5万元,全球年需求预估超百亿。
更戏剧性的是,英伟达的“铜缆焦虑”意外暴露了产业链短板。其核心供应商安费诺上海工厂的铜缆连接器良率仅40%-60%,导致GB200量产计划受阻。
这一卡脖子事件,反而让国内具备技术替代能力的企业迎来爆发窗口。
得润电子涨停密码:业绩+技术+生态的三重共振
得润电子的涨停并非偶然。4月29日发布的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暴增218%,扣非净利润增幅达178%,业绩拐点信号明确。
这背后是其三大核心竞争力的集中释放:
技术壁垒:公司高速连接器业务覆盖CPUSocket、DDR等核心领域,鹤山基地的研发能力已通过微软、亚马逊等巨头的认证;
生态绑定:作为英伟达GB200铜缆组件独家供应商,同时切入华为Atlas 900服务器供应链,2024年订单金额超3亿元;
出海红利:海外业务占比突破51%,在欧美数据中心升级潮中抢占先机。
而华丰科技的强势表现,则与224G高速背板连接器试制成功密切相关。这款对标国际顶级标准的产品,已通过华为认证并进入量产准备阶段,直接受益于国内算力基建的刚性需求。
产业链暗战:从材料到设备的国产化突围
铜缆革命的战火早已蔓延至全产业链。宝胜股份作为国内线缆龙头,凭借800G高速铜缆技术,成为国产替代的核心标的。
凯旺科技则另辟蹊径,通过新能源汽车线缆组件切入赛道。其高频低损耗绝缘材料技术,不仅满足车载数据传输需求,更在充电桩领域打开增量空间。
意华股份的突围路径更具代表性。这家传统光伏设备企业,通过布局800G高速连接器实现业务跨界。4月25日年报显示,尽管第四季度受行业周期影响亏损1.08亿元,但其在数据中心连接器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5%,224G产品已进入送样阶段。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正获得资本市场的宽容——4月27日融资余额逆势增加397万元,显示长线资金对其技术路线的认可。
万亿赛道暗礁
市场的狂热背后,风险与机遇始终并存。当前铜缆概念股的炒作逻辑存在三大隐忧:
技术替代风险:硅光技术持续突破,若未来实现成本下探,可能冲击铜缆的中短期优势;
产能过剩隐患:国内厂商扎堆扩产,仅鑫科材料一家就规划年产4万公里通信铜缆,供需平衡或将在2026年面临考验;
地缘政治扰动:美国近期拟将高速连接器纳入出口管制清单,海外市场拓展的不确定性增加。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