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佛塑科技(000973.SZ)宣布以50.8亿元全资收购锂电池隔膜企业金力股份。
这不仅是今年以来新能源领域金额最高的并购案之一,更因复杂的交易结构、百名股东的退出路径以及国资平台的战略野心,成为观察行业整合逻辑的绝佳样本。
一场“精准卡位”的行业抄底
作为国内第四大湿法隔膜供应商,金力股份曾因行业供需失衡在2024年陷入亏损,但其核心技术的稀缺性并未折损。
2025年一季度,随着新能源车需求回暖,隔膜价格止跌回升,金力股份迅速扭亏为盈,全年销量预计突破45亿平方米。
佛塑科技选择此时出手,以12.68%的评估增值率完成收购,堪称“用地板价买下黄金赛道入场券”。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交易背后是广东省属国企广新集团的深度布局。
佛塑科技作为广新旗下新材料核心平台,过去聚焦光学薄膜等传统业务,而收购金力股份后,其新能源材料营收占比将跃升至50%以上,总资产规模从47.96亿元激增至179亿元,战略转型意图不言自明。
广东省近年明确提出打造万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此次并购正是国资主导下产业链“强链补链”的典型动作。
102名股东退出的资本棋局
这场并购更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多赢博弈。金力股份股东名单中,既有复星、晨道、北汽等产业资本,也有比亚迪、珠海冠宇等下游巨头,甚至潜伏着小米、广发信德等财务投资者。
但自2022年科创板IPO折戟后,超50家机构面临退出压力。
佛塑科技的方案设计极富巧思:46.8亿元股份支付绑定实控人袁海朝家族(承担三年12亿元业绩对赌),4亿元现金则优先满足财务投资者退出需求。
据测算,早期投资机构浮盈约1倍,而后期进入的合肥产投等虽账面浮亏,但通过换股可分享佛塑科技未来增长红利。
这种“分层激励+风险共担”模式,既化解了股东僵局,又为标的公司管理层注入强心剂。
隔膜行业的“国进民进”新范式
此次并购或为行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当前全球湿法隔膜市场CR4超60%,但国内企业正通过技术迭代打破海外垄断。
金力股份已掌握3μm超薄隔膜、芳纶涂覆等关键技术,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甚至开始向LG化学、SKI供货。
佛塑科技借助国资背景,可为其扩张提供低成本资金和政企资源,而金力股份的市场化机制又能激活国企创新活力,这种“国民混改”模式或成行业新趋势。
根据业绩承诺,金力股份2025-2027年需实现净利润2.3亿、3.6亿、6.1亿元。
若目标达成,佛塑科技新能源业务毛利率有望从当前15%提升至25%以上,成为继恩捷股份后的又一隔膜巨头。
而广新集团作为广东国资改革先锋,此次并购既呼应了“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政策要求,也为地方国资盘活存量资产、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供了新范本。
结语
当市场还在讨论“并购潮是否虚火”时,佛塑科技用50.8亿的真金白银写下注脚:在新能源产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的当口,那些兼具技术壁垒、资本运作能力和政策敏锐度的企业,正通过并购重组重塑行业版图。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