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异动:现货与期货分化,市场博弈加剧
2025年5月7日,长江现货1#白银均价报8195元/千克,较上一交易日大跌45元;但沪银主力合约逆势上涨,截至11:00,报8259元/千克,涨幅0.25%。现货与期货的背离释放三大信号:
工业需求预期分化:中国4月高技术制造业PMI维持51.5%扩张区间,光伏用银需求仍具韧性,但美国对华245%汽车关税导致新能源汽车订单缩减30%,短期需求增速承压。
政策对冲效应显现: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强调“采取更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一季度GDP增长5.4%,市场对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支撑期货市场情绪。
美元与库存压制现货:美元指数回升至100.05,COMEX白银库存单日增持51.8吨至15571.78吨,摩根大通控盘69%库存的“隐形操控”压力持续发酵。
A股白银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收窄至1.08亿元,龙头企业华钰矿业(601020.SH)盘中振幅超8%,反映多空博弈进入白热化。
二、核心驱动逻辑:政策、技术与贸易的“三重绞杀”
宏观政策“托底”与美元压制的角力
国内政策加码:中国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达4.8%,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速投向新能源领域,光伏装机量维持9%年化增速,支撑白银工业需求增量。但美联储“年内仅降息一次”的鹰派信号,叠加美元指数反弹,压制贵金属估值修复空间。
人民币汇率波动:离岸人民币升破7.20关口,削弱白银出口成本优势,但外资通过沪银合约参与度提升至17%,东西方定价权争夺加剧波动。
技术革命与贸易摩擦的“双刃剑”
光伏“去银化”进程受阻:韩国韩华Q Cells无银HJT电池量产效率达26.8%,但N型电池扩产周期延长,2025年光伏用银需求仍维持800吨增量。然而,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4.0》若落地,或冲击中国白银出口供应链。
关税冲击显性化:美国对华汽车、医药产品加征关税,导致新能源汽车用银订单缩减,但上海保税区白银库存单周减少150吨至3850吨,现货流动性趋紧支撑价格韧性。
库存操控与算法交易的“暗战”
库存矛盾激化:COMEX白银交割库存中摩根大通关联占比69%,通过跨市场套利压制沪银溢价。但中国与沙特人民币结算白银贸易落地,削弱外资控盘能力。
量化交易放大波动:Quant基金单日套利25万手,AI算法驱动白银30日波动率从40%骤升至55%,价格呈现“非理性超跌与脉冲式反弹”交替。
三、产业链与资金流向:成本与情绪的“冰火两重天”
矿企成本线保卫战:智利Escondida银矿因ESG限产25%,开采现金成本飙升至32美元/盎司,全球前十大银矿中7家面临利润率压缩至4.3%的十年低位。
资金多空分化:白银期货投机净空头寸占比回升至48%,但沪银主力合约外资净流入占比提升至17%,反映内外资策略分歧。
情绪指标修复:白银多空比回升至0.63:1,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增加18%,恐慌贪婪指数从“中性”回升至“温和贪婪”。
四、技术面与后市推演:8150元成多空生死线
关键支撑验证:
日线级别8150元(对应国际银价32.65美元)为50日均线与上升趋势线重合位,若失守则可能回踩7900元支撑;MACD指标绿柱缩量,RSI回升至52.3中性偏强区间。
短期催化因素:
多头信号:若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下修至15万人以下,或欧盟暂缓加征关税,白银或冲击8300元阻力位。
空头风险:若COMEX库存单周增幅超800吨,或特朗普扩大医药产品关税清单,可能触发4%级别回调至7950元。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