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紫金矿业通过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完成对藏格矿业26.18%股权的收购(合计4.11亿股),交易金额达137.29亿元。此次收购后,藏格矿业控股股东变更为紫金国际,实际控制人调整为福建省上杭县财政局。藏格创投及新沙鸿运承诺放弃部分表决权,进一步巩固了紫金矿业对藏格矿业的控制力。
一、战略意义:从铜锂到钾盐的全产业链布局
新增钾资源储备,抢占农业需求风口
藏格矿业核心资产包括青海察尔汗盐湖724平方公里采矿权(国内第二大钾肥产能,年产能200万吨)及西藏麻米错、龙木错等盐湖权益。此次收购使紫金矿业首次切入钾盐领域,强化其在农业化肥市场的地位。麻米错盐湖规划10万吨碳酸锂产能,叠加老挝200万吨钾盐项目,未来将成为紫金矿业新的增长极。
巩固锂资源版图,补全新能源拼图
藏格矿业现有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并通过参股西藏三大盐湖(麻米错、龙木错、结则茶卡)储备超600万吨当量锂资源。紫金矿业此前已布局阿根廷3Q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等项目,此次收购将推动其2028年锂盐产量目标(25万-30万吨)加速实现。
铜矿协同:巨龙铜矿绝对控股与效率提升
藏格矿业持有西藏巨龙铜矿30.78%股权(紫金矿业持股57.35%)。收购后,紫金矿业实现对巨龙铜矿的绝对控制,预计2025年底二期20万吨/日扩建投产后,年矿产铜将达30万-35万吨。紫金矿业计划利用其“矿石流五环归一”管理模式优化运营,提升资源利用率。
二、资源整合:技术与资本的深度赋能
紫金矿业计划通过技术输出与资本支持,加速藏格矿业盐湖提锂及钾盐开发。例如,麻米错盐湖提锂成本仅3.1万元/吨,较察尔汗盐湖更具成本优势;巨龙铜矿通过智能化改造(如5G无人驾驶运输系统)降低开采成本,推动低品位矿(铜品位0.17%)经济开发。
三、市场反应与未来展望
股价表现:公告发布后,藏格矿业复牌首日涨停(股价32.45元),紫金矿业A股/H股均上涨0.9%,市值分别达4762亿元(A股)和4741亿港元(港股)。
风险与机遇:需关注钾盐价格波动、盐湖开发环保政策及国际贸易壁垒(如美国铝制品关税)。但长期看,紫金矿业通过“两湖两矿”布局,有望成为全球锂钾资源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