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长江现货1#镁均价报18500元/吨,单日上涨200元,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这一轮逆势上涨的背后,是环保限产引发的供应收缩与需求疲软的激烈碰撞,折射出中国镁产业链的深层矛盾。
一、价格推手:环保限产“卡脖子”与库存低位共振
环保督察常态化
陕西府谷、神木等主产区持续执行环保限产政策,榆林镁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工率维持在65%以下,部分复产工厂因环保设备升级进度滞后,实际产量释放不足预期。
库存“历史性低位”
五一假期后,镁厂库存总量降至3.2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8%,流通环节货源紧张。府谷地区99.9%镁锭出厂含税现金成交价已攀升至16800元/吨,低价货源近乎绝迹。
国际需求边际改善
天津港FOB镁锭报价单日上涨30美元至2380美元/吨,欧洲车企镁合金AM50A订单量环比增长12%,但受制于全球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49.7),实质性需求复苏仍待观察。
二、需求困局:刚需托底难掩结构性疲软
新能源汽车“远水难解近渴”
比亚迪镁合金电池包支架项目虽新增年需求8000吨,但实际订单释放需待2026年;特斯拉上海工厂镁合金底盘件采购量环比下降15%,反映高端制造需求传导滞后。
传统领域“订单荒”蔓延
3C电子产品镁合金外壳订单量同比下滑18%,苹果供应链企业库存周转天数拉长至47天;光伏支架用镁需求因硅料价格暴跌导致装机放缓,采购量环比减少12%。
投机性需求退潮
期货市场多头持仓量较4月峰值下降23%,部分贸易商因资金链压力抛售前期囤货,但现货市场成交仍以刚性补库为主,单笔交易量多低于50吨。
三、成本迷局:原料价格分化下的利润保卫战
硅铁“成本锚”松动
75#硅铁陕西府谷出厂价跌破6100元/吨,镁锭生产成本较4月下降200元/吨,但榆林镁业通过长协锁价锁定60%硅铁用量,实际成本优化有限。
兰炭价格“弱稳”托底
府谷兰炭小料价格持稳在630-720元/吨,尽管煤矿降价促销,但镁厂采购策略保守,库存周期压缩至7天,抑制成本端波动传导。
技术降本突围
紫金矿业刚果(金)钴镁伴生矿项目试产,采用生物浸出技术将提镁能耗降低35%;云南锗业再生镁纯度突破99.95%,回收成本较原生镁低18%。
四、未来变局:三季度或成供需转折点
供应端“紧平衡”延续:生态环境部拟将镁冶炼纳入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清单,预计下半年主产区产能再收缩8%-12%。
需求端“曙光初现”:军工领域镁基氢储存材料订单量激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新增3.2万吨镁合金结构件采购招标,将于6月开标。
资本暗战升级:A股镁概念板块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3亿元,但期货市场空头增仓量环比扩大47%,多空博弈白热化。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做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