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动 态
1、世界银行:美对印加征关税将拖累南亚地区明年经济增长
世界银行周二表示,美国对印度出口商品征收更高关税将拖累南亚地区2026年的经济增长率,尽管今年的增长仍受政府支出支撑而保持稳健。世界银行预计,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在2026年大幅放缓至5.8%,低于其对2025年6.6%的预测。该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报告指出:“2026年的增长预期被下调,因为部分支撑因素正在消退,同时印度仍面临美国对其出口商品高于预期的关税压力。”世界银行上调了印度截至2026年3月的本财年增长预期,从6.3%提高至6.5%,但将下一财年的增长预测从6.5%下调至6.3%。
2、WTO总干事:明年关税措施仍对对贸易构成压力
7日,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在记者会上表示,尽管前期加征关税以及4月至8月期间暂停多项加税措施已将其影响推迟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明年,但关税措施仍在对贸易构成压力。 她还解释了2025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增长强于预期,同比增长4.9%的原因。她表示,首先,进口商提前下单,以应对未来的关税上调或报复性措施。美国的库存以美元价值计算已达到创纪录水平。
3、中欧班列中通道2025年通行量突破3000列
10月8日,随着1293次中欧班列满载汽车配件和日用百货等商品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鸣笛启程,标志着今年中欧班列中通道通行量突破3000列,较去年提前39天。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已连续3年年内通行中欧班列超3000列。目前,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中欧班列线路已增至74条,境外通达10多个国家70余座城市,国内辐射中欧班列大部分首发城市。
4、IMF总裁:全球经济的真正考验可能即将到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非营利性智库米尔肯研究院发表讲话时说,全球经济好于预期,但没达到“所需水平”,“全球经济韧性尚未受到全面考验,而且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真正的考验可能即将到来”。
5、美国国会山:上个财年预算赤字1.8万亿美元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美国9月预算盈余1640亿美元。预计2025财年(至9月30日的12个月)预算赤字1.80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24财年赤字1.817万亿美元。2025财年财政收入增长6%,至5.22万亿美元;财政开支增长3%,至7.035万亿美元。
6、美联储会议纪要谨慎暗示今年将进一步降息
美联储官员对利率未来走向的分歧越来越大,但多数人认为,今年有必要进一步降息。周三公布的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委员会正在努力应对相互矛盾的经济信号,并在顽固的通胀和疲软的劳动力市场哪个是最紧迫的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一致认为,鉴于近期疲弱的就业数据,有必要降息一次,但对于未来路径官员产生分歧。根据9月份的预测,10名美联储官员暗示,他们预计今年还会再降息两次,9人认为应该会降息一次或更少。
7、德国政府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根据更新后的政府预测,今年德国经济料将小幅增长0.2%,而在数百亿欧元财政刺激的支持下,预计2026年的经济增速将提高至1.3%。德国经济部长Katherina Reiche周三发布的最新半年度预测较前政府4月的预期略为乐观,也与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的展望相符。Reiche承认,未来几年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政府支出的激增,但她警告称,刺激措施的效果“取决于投资能否迅速落地”。
8、8月份德国工业产出创三年多来最大降幅
德国联邦统计局8日表示,8月份德国工业产出环比下降4.3%,为2022年3月以来的最大降幅。联邦统计局表示,德国重要的工业部门汽车行业的产量环比下降了18.5%。联邦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机械设备、药品以及电气和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也拖累了总体数据。专家警告称,8月份“极其令人失望”的工业数据加剧了德国经济再次出现季度萎缩的风险。
9、德国工业新订单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德国联邦统计局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汽车行业等行业需求疲软影响,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德国8月份工业新订单环比下降0.8%,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数据显示,8月德国国内新订单环比增长4.7%,国外新订单环比下降4.1%,其中来自欧元区和欧元区以外的新订单环比分别下降了2.9%和5%。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声明中说,当月汽车行业新订单环比降幅达6.4%。此外,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业新订单环比下降11.5%,制药业下降13.5%。
10、美国消费者信贷增长创六个月来最慢
受信用卡余额下降的影响,美国8月消费者借贷增长步伐为六个月来最慢。美联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继7月数据修正为增加181亿美元之后,8月消费者未偿信贷总额增加3.63亿美元。此前预估中值为增加140亿美元。信用卡等循环信贷余额减少约60亿美元,部分回吐了7月的强劲增长。购车和学费等非循环信贷增加63亿美元。该报告不包括抵押贷款。
11、美参议院未通过两党所提拨款法案
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对民主党提出的旨在结束政府“关门”的拨款法案进行表决,最终以45票赞成、50票反对,法案未获通过。随后,美参议院对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仍然未达通过门槛,法案未获通过。随着法案被否决,美国政府“关门”将继续。
12、日本8月实质薪资连续第八个月下滑
日本厚生劳动省周三公布数据显示,8月经通胀调整的实质薪资同比下降1.4%,为连续第八个月下滑,且创下三个月来最大降幅。这表明家庭购买力持续承压。数据显示,尽管名义薪资增长1.5%,但仍远低于3.1%的消费者通胀率,导致实际收入缩水。其中,反映基本工资的经常性薪资稳定增长2.0%;但波动较大的特别加给(含奖金)则大幅下降10.5%,成为拖累整体收入的主要因素。
13、新西兰联储大幅降息以提振陷入困境的经济
新西兰联储将利率下调了50个基点,旨在刺激经济需求,因为该国经济在商业和消费者信心下滑的情况下难以增长。当地货币走低。新西兰储备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周三在惠灵顿将官方现金利率从3%下调至2.5%,在媒体的一下宁调查中,25名经济学家中有10人的预期降息50个基点,15人预计会下调25个基点。
14、美加领导人在白宫举行会谈 讨论关税等议题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举行会谈,双方就贸易和加沙等议题进行讨论。特朗普表示,正在就加沙问题进行认真谈判,他认为中东有可能实现和平。特朗普称,美国和加拿大将在美国“金穹”导弹防御计划上进行合作。特朗普称美国将对加拿大征收关税,他认为加拿大会非常乐意接受,美国将公平对待加拿大。
15、国际能源署:美国2030年可再生能源增长预期腰斩
国际能源署已将美国到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增长预期下调一半,尽管同期全球其他地区正全力推动绿色电力装机容量翻倍。国际能源署表示,与去年的分析相比,此次预期下调源于特朗普任内实施的多项政策调整。这些调整包括:提前逐步取消针对清洁能源设施的联邦税收抵免、实施进口限制、暂停新的海上风电租赁项目,以及对联邦土地上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设置许可限制。国际能源署指出,到本十年末(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预计将增加4600吉瓦,报告显示,在这一增量中,太阳能占比将接近80%。
16、美国抵押贷款活动再次下滑
美国购房抵押贷款和再融资抵押贷款申请数量连续第二周下降,显示出此前被视为美国住房市场复苏希望的迹象迅速扭转。截至10月3日当周,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的购房按揭申请指数下降1.2%,而再融资指标下跌7.7%。二者均回落至9月初的水平,当时按揭利率正在迈向一年低点的过程中。包含了上述两类申请的一个综合指标在之前一周暴跌12.7%之后,再度下降4.7%。
17、受关税影响 巴西9月对美国出口下滑20.3%
当地时间10月6日,巴西发展、工业、贸易和服务部公布,巴西9月对美国出口额约25.8亿美元,对比去年9月约32.3亿美元,同比下降20.3%。而同期巴西从美国进口额则从38亿美元增至43.5亿美元,增幅达14.3%。9月巴西对美贸易逆差达17.7亿美元,不仅连续第9个月呈现逆差态势,更创下今年以来最高逆差纪录。
18、日本市场预期高市早苗将让日元快速贬值
连日来日本黄金零售价格高涨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日本国内方面,由于市场预期自民党新总裁高市早苗将采取财政扩张政策,使得日元快速贬值,8日,日元对美元汇率跌破1美元兑152日元,为约八个月来的最低水平,受此影响以日元计价的黄金价格走高。另一方面,随着对美国政府停摆持续以及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的担忧,被视为安全资产的黄金需求增加。(央视网)
19、国际能源署: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仍将强劲增长
国际能源署7日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尽管面临供应链和资金压力、电网整合挑战和政策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仍将强劲增长,预计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之前5年增量的两倍。报告预测,2025至2030年期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增加4600吉瓦,大致相当于中国、欧盟和日本当前装机容量总和。
20、调查显示日本今年4月至9月破产企业数量超5000家
10月8日,日本民间信誉调查机构“东京商工调查所”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上半财年(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日本全国破产企业数量达5172件,较上一财年同比增加1.5%,为2013财年以来的高点。
21、今年8月赴美国际学生数量同比下降19%
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的初步数据显示,8月份持学生签证抵达美国的国际学生数量与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
22、国际油价8日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2美分,收于每桶62.55美元,涨幅为1.33%;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0美分,收于每桶66.25美元,涨幅为1.22%。
23、黄金价格涨超1.4%
周三纽约尾盘,现货黄金涨1.44%,报4042.14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1.43%,报4061.70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涨2.09%,报48.8336美元/盎司,日内持续震荡走高,00:15涨至49.5510美元。
24、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
道指微跌,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历史新高,纳指首次收在23000点上方。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联储内部在后续降息幅度上存在分歧。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二周。道指跌1.20点,报46601.78点;纳指涨255.02点,涨幅为1.12%,报23043.38点;标普500指数涨39.13点,涨幅为0.58%,报6753.72点。
国 内 财 经
1、国庆假期超24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记者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10月1日至8日(中秋国庆假期),累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日均3.04亿人次,同比增长6.2%。(人民日报)
2、截至2025年9月末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3、中国央行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中国央行: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8月末黄金储备报7402万盎司。
4、假期前七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日均调度用电量190.29亿千瓦时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国家电网总体运行平稳,经营区日均调度用电量190.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6%。
5、上海国庆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
随着国庆中秋双节落幕,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传来亮眼数据:假日期间,申城共接待游客2548.50万人次,同比增长19.74%(按可比口径);本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达63.70%,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200余项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的活动、“线上引流+线下沉浸”的供需闭环,让市民游客在节庆氛围中尽享美好,也为上海文旅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6、三千二百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第八届进博会
10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第八届进博会”)进入倒计时30天,已有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企业确认参展,签约展览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老朋友”和“新朋友”抢先剧透首发首秀亮点,显示对中国大市场的坚定信心。 日前,第八届进博会首票进境展品在上海会展中心海关顺利完成申报,这批展品来自德国迈巴赫奢侈品亚太有限公司。
7、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前三季度货运量超1300万吨
据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最新统计,今年1至9月,口岸货运量达1315.5万吨,同比增长6.2%。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口岸充分发挥国际联运大通道优势,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持续深化。随着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增建二线开通,口岸接运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加强中哈协调、优化作业流程,口岸通关效率全面提高,宽、准轨日接发列车对数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经阿拉山口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已达125条,通达德国、波兰等21个国家,为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央视新闻)
8、72家房企业绩上涨,楼市“金九”表现亮眼
传统楼市“金九银十”时节,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出现回暖迹象。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6065.9亿元,同比下降12.2%,降幅较1~8月收窄1.1个百分点;2025年1~9月,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为18060.4亿元,权益销售面积为9274万平方米。尤为值得关注的是,9月单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建发、滨江、金茂、保利置业等房企销售表现较为强劲,成为拉动市场回暖的重要力量。
9、浙江温州:10月10日24时起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10月7日,温州市商务局发布公告,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及浙江省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实施的部署要求,经研究,决定对2025年温州市汽车置换更新和报废更新政策予以调整。自2025年10月10日24时起,温州全市范围内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自2025年10月10日24时(以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日期为准)起,在温州市申请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的个人消费者,其所购新车应当在温州市进行注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