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期货市场延续弱势格局,主力2506合约周三跌逾1%,再度刷新上市以来新低。尽管央行宣布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国内商品与股市普遍回暖,但多晶硅市场却逆势下行,凸显其基本面疲弱对价格的压制。本文将从供需两端解析当前多晶硅价格走势的驱动因素,并展望后市演变趋势。
供应端:减产与投产延迟并行,供给压力边际缓解但未逆转
4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9万吨,环比微降,主要受部分企业减产检修影响。据行业数据,当前多晶硅行业开工率已降至65%以下,头部企业通过降低运行负荷以减少亏损。然而,供给收缩尚未改变市场过剩格局。一方面,前期投产产能仍在释放库存;另一方面,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新增产能投放节奏放缓,部分规划项目宣布延期。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供给端主动调整,但行业库存仍处于高位。下游拉晶环节仍持有一定硅料库存,短期补库需求低迷,导致供给端收缩难以直接传导至价格支撑。
需求端:下游压价情绪浓厚,采购积极性持续低迷
下游拉晶环节当前硅料库存可维持1-2个月生产,叠加终端需求未见实质性改善,硅片企业采购策略以消耗库存为主,对多晶硅议价权较强。据调研,下游对多晶硅心理价位持续下移,招标价格屡创新低,进一步加剧上游价格压力。
需求疲软的核心逻辑在于产业链博弈加剧。硅片环节因自身产能过剩,开工率维持在低位,对多晶硅需求形成压制;电池片与组件端虽受政策端装机目标支撑,但海外贸易壁垒升级与国内分布式需求放缓导致终端采购谨慎,需求传导至上游的动力不足。
成本与利润:价格跌破现金成本,行业面临深度亏损
当前多晶硅现货价格已跌破多数企业现金成本线。据测算,目前行业平均生产成本约4.5万元/吨,而市场成交价已下探至4万元/吨以下,企业亏损幅度扩大。若价格持续低迷,预计二季度将有更多企业加入减产行列,甚至触发老旧产能退出。
后市展望:短期弱势难改,中长期关注需求复苏与供给出清
短期来看,多晶硅价格仍承压于高库存与弱需求,叠加硅料企业为回流资金可能继续让利出货,期货盘面或延续探底走势。但需警惕价格持续下跌引发的供给端被动收缩加速,若行业开工率进一步降至60%以下,或对价格形成阶段性支撑。
中长期而言,多晶硅行业能否实现供需再平衡取决于两点:一是终端光伏装机需求能否在政策与成本下降驱动下超预期增长;二是行业亏损是否倒逼高成本产能永久退出。若上述条件兑现,多晶硅价格或于三季度末迎来拐点,但反弹高度仍受制于新增产能投放进度。
投资建议
对于产业链企业,建议通过期货工具锁定加工利润,避免单边裸露风险;投资者可关注行业开工率与库存变化,若出现产能大规模退出信号,可左侧布局多单。当前市场环境下,多晶硅价格筑底仍需时间,需保持耐心,静待供需格局实质性改善。
本文仅供参阅,不作任何入市依据。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