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端:有研稀土硫化锂资产高溢价成交,上海洗霸布局固态电解质
交易概况
有研新材子公司有研稀土以1.10亿元转让硫化锂业务资产,包括两项在途专利、高纯硫化锂生产技术及13台设备。受让方上海洗霸主营水处理,2022年起依托复旦大学及中科院团队布局固态电解质材料,已建成浙江百吨级产线,并向27家客户交付32批次样品。
技术价值
硫化锂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核心原材料,当前市场价格约200万元/吨,但技术壁垒高。有研稀土通过专利授权(覆盖合成方法、工艺流程)实现技术变现,上海洗霸借此补强材料端能力,目标2026年实现千吨级量产。
财务表现
上海洗霸2024年净利润4295万元,同比增10.21%,2025年上半年预盈9900万-1.18亿元,同比增30%,固态材料业务贡献逐步显现。
二、设备端:清研纳科交付首台高速宽幅干法电极设备,推动工艺革新
设备参数
清研纳科与清研电子联合研发的干法电极设备幅宽800mm、速度50m/min,支持无溶剂工艺,能耗降低40%,兼容主流车企及电芯企业产线验证需求。该设备可一站式完成粉体到电极片制造,厚度精度达±2μm。
产业化意义
干法电极是固态电池降本关键路径,可减少溶剂使用量90%以上。清研纳科2024年建成首条0.1GWh全自动产线,2026年规划5GWh产能,目标2027年实现干法电极规模化应用。
技术壁垒
设备需突破粉体流动性控制(流速需达湿法涂布水平)、热复合压力匹配(与辊压机相当)等难题。清研电子通过自研粘结剂(PTFE含量<1.5%)及智能混料系统,已实现粉体成膜速度>80m/min。
三、产业链协同:材料-设备-电芯企业联动加速商业化
技术闭环形成
硫化物电解质(有研稀土)→干法电极(清研纳科)→电芯制造(主机厂)形成协同,缩短研发周期。上海洗霸计划2026年推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产品,能量密度目标400Wh/kg。
成本与量产挑战
材料成本:硫化锂价格需从当前200万元/吨降至20万元/吨以下(2030年目标);
设备投资:干法产线单GWh设备成本约1.2亿元,较湿法高30%,需规模化降本。
结语
固态电池产业链正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材料端技术变现与设备端工艺突破形成共振。上海洗霸通过收购补强材料短板,清研纳科以设备创新推动制造工艺迭代,二者协同或加速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然而,成本控制与量产稳定性仍是行业最大挑战,2026-2027年或成关键验证窗口期。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文章内容仅供参阅,请仔细甄别!长江有色金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