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北方稀土(600111.SH)在互动平台正式确认关联企业包钢股份(600010.SH)成功中标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关键材料供应合同,将为这一国家超级工程提供6.2万吨稀土合金钢材。此次中标标志着包钢股份继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后再次跻身国家级战略项目供应链,凸显中国稀土特钢技术在全球极端环境基建领域的顶尖实力。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作为中国史上最大基建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规划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810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替代9000万吨标准煤。据中国特钢协会预估,工程将拉动400万—600万吨特钢需求,其中高强耐蚀结构钢、稀土合金钢等高端品类占比超70%。包钢股份此次中标的稀土合金钢将主要用于超深隧洞支护、高压引水管线等核心部位,直面高海拔强腐蚀、强地震带及-30℃低温冻融等极端环境挑战。
包钢股份凭借三项核心技术赢得竞标:其一,通过添加镧铈稀土元素(由北方稀土独家供应),钢材耐腐蚀性能提升50%,屈服强度突破690MPa,远超普通钢材的355MPa标准,使用寿命延长至60年;其二,采用“控轧控冷+在线热处理”技术,使钢材在极寒环境下冲击韧性保持率超95%,攻克高原冻融难题;其三,产品已通过青藏铁路冻土区段(15年零断裂)、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零腐蚀泄漏)等重大工程验证,累计服役里程超3000公里。此次中标亦凸显包钢集团“稀土+钢铁”双轮驱动的协同效应。包钢股份具备1750万吨铁钢材配套能力,西安基地可年产特种钢50万吨,6.2万吨订单仅占其月产能的15%,交付弹性充足;同时,北方稀土2025年计划供应39万吨稀土精矿,为稀土合金钢提供稳定原料。民生证券测算,稀土合金钢较普通钢溢价约800—1200元/吨,按订单量测算可增厚利润4960万—7440万元,占包钢股份2024年净利润的8.3%—12.4%。
此次突破正值钢铁行业深度调整期。国家“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加码,2025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3000万吨,高附加值特钢成为竞争主战场。市场反应迅速,7月29日公告后包钢股份股价单日大涨5.16%,总市值重返1200亿元,北向资金单日增持1.72亿元。
未来十年,包钢股份将以雅江工程为起点开启技术跃迁:联合制定《高原极端环境用稀土合金钢国家标准》,推动中国技术规范向中巴经济走廊、尼泊尔水电项目渗透;研发1100MPa级深海管线钢,瞄准南海油气田开发,2026年目标替代进口份额30%;投资42亿元建设氢基竖炉,2027年实现特钢生产碳减排65%,突破欧盟碳关税壁垒。
当第一车稀土合金钢驶向喜马拉雅山脉,中国钢铁工业正从“产量霸主”蜕变为“技术标杆”。正如工程材料学家所言:“超级工程淬炼超级材料,而超级材料终将定义新的超级工程。” 包钢股份的此次中标,恰是这场蜕变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