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间,国内铜业龙头云南铜业(000878.SZ)发布公告称,公司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大股东云铜集团持有的凉山矿业40%股权,并同步募集配套资金。因交易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5月13日起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具体方案。
凉山矿业作为此次交易的核心标的,其资产质量与战略价值备受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凉山矿业成立于2001年,主营铜精矿、阳极铜、工业硫酸等产品。其核心资产包括位于四川省会理市的拉拉露天矿山及正在推进的红泥坡铜矿项目。
后者作为国内大型富铜矿山,预计建成后服务年限超20年,并具备自动化、数字化生产优势,未来有望显著提升凉山矿业的资源储备与盈利能力。
从股权结构看,云铜集团、凉山州工业投资集团各持有凉山矿业40%股权,云南铜业则持有20%股权。
2022年云铜集团已将40%股权委托云南铜业管理,此次收购若完成,云南铜业对凉山矿业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60%,实现绝对控股。
这一整合将打通资源端与冶炼端的产业链协同——凉山矿业的铜精矿可直接供应云南铜业140万吨阴极铜产能,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同时借助云南铜业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优化生产效率。
云南铜业的此次收购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以来,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西部黄金等多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矿产资源并购计划,涉及铜、金、锂等关键品种。
这一热潮背后,既有全球矿产资源景气周期的推动,也有国内企业强化资源安全保障的战略考量。
一方面,新能源产业对铜、锂等金属的需求激增,叠加部分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催生了行业投资热情。以铜为例,其在电动汽车、光伏等领域的应用占比持续提升,国际投行普遍预测未来五年全球铜供需缺口将扩大。
另一方面,国内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增强资源自给率,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国家资源安全战略的落实。
云南铜业作为中铝集团旗下唯一的铜产业上市平台,此次收购进一步凸显其“资源粮仓”扩容意图。2024年,公司阴极铜产量达120.6万吨,但自产铜精矿仅5.48万吨,资源自给率不足5%。
凉山矿业的注入预计将提升资源储备,降低原材料采购风险,同时通过资产规模扩张优化财务结构。
此次交易完成后,云南铜业在国内铜行业的市场份额与话语权将显著增强。但与江西铜业、铜陵有色等竞争对手相比,其资源自给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跨国矿业巨头的资源争夺、环保政策收紧等因素,也对企业的国际化布局与可持续运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铜业近年资产运作频繁。2024年底,公司以4.47亿元溢价转让闲置资产西南铜业王家桥厂区,增厚净利润1.82亿元,显示出管理层对资产效率的重视。
此次凉山矿业收购若顺利落地,或成为其“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的关键一步。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云南铜业对凉山矿业的股权收购,既是企业深化资源掌控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铜产业集中度提升的缩影。
随着国内龙头加速整合、海外资源布局深化,一场围绕战略性矿产的“卡位战”已悄然升级。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持续关注并购落地后的整合成效,以及铜价波动、政策导向等外部变量对行业的影响。
文中数据来源网络,观点仅供参考,不作投资依据!